郑国权:36年如一日抢救泉州传统戏曲
发布时间:2021-03-25 来源:泉州网

“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传统戏曲等非遗文化才能有这么好的传承发展环境。感谢党给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 党龄67年

从1985年加入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至今,郑国权已为泉州地方戏曲的抢救与保护付出了整整36年。

彼时戏研社刚刚成立,国内外还没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时任副社长的郑国权与6位同事就“第二次抢救”达成了共识。他们先是着手搜集了一些资料,编印了《泉州地方戏曲》刊物,并先后倡议举办了3次国内外南戏学术研讨会。

直到1993年,一次机缘巧合,郑国权发现了一部由国际著名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撰辑并自费出版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初读到这本书时,我深受震撼。”郑国权说,“这本书不仅对泉州戏曲历史文化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鞭策。一位西方学者尚能如此尽心尽力发掘保护泉州传统文化,我们作为当地文化工作者,岂能无动于衷?”

1996年年底,时年66岁的郑国权开始专注戏研社工作,并萌生了编纂一部“丛书”用于记录泉州自明清以来梨园戏与木偶戏剧目、音乐、表演等戏曲文化的想法,并在同事与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很快付诸实施。2000年年底,十五卷本600多万字的《泉州传统戏曲丛书》全部出版,并在次年获得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唯一颁发的“市长特别奖”,又于2006年荣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此后的岁月中,郑国权笔耕不辍,陆续编纂出版了《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清刻本文焕堂指谱》《袖珍写本道光指谱》《两岸论弦管》《泉州弦管精抄曲谱》《泉州弦管曲词总汇》《听见南音历史的声音》《泉州明代百首有声弦管曲》等,又编著《考辨泉州话》《泉州弦管史话》等书,连同同事编著的作品,该社至今已出版50多本书,其中又有多本获文化部和省市的奖励。

而为了让南音等“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2017年戏研会主导创办了“泉州南音网”,编制声谱同步收录南音曲目1000余首,成为泉州向海内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平台,访问过的网友来自国内各地和海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已91岁高龄的郑国权仍然坚持在泉州戏曲文化传承保护的第一线。“非遗文化是泉州的瑰宝,更是发展的根基,有党开创这么好的文化环境,我现在虽换届改为名誉会长,但还有余力坚持做下去!”(记者 郭雅莹)


责任编辑:雷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