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共泉州特支到中共晋南县委
发布时间:2021-08-11 来源:中共泉州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930年9月,泉属党组织受到严重损失。为了加强对泉属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恢复泉州党组织,中共福建省委于1930年10月派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粘文华到泉州,寻找失散的党员,着手恢复党的组织。1931年3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在厦门遭破坏,粘文华因身份暴露被调往泉州。4月间在泉州承天寺鹦山小学建立中共泉州特支,书记粘文华,组织朱汉膺(鹦山小学校长),宣传黄国玺。同时,建立共青团泉州特支,书记彭德清。中共泉州特支以鹦山小学为据点,党团员一起开展活动,寻找失散的同志,在泉州城内及郊区农村进行组织宣传工作。

1931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中央巡视员姚仲云的帮助下建立中共厦门中心市委,王海萍任书记,泉州党组织隶属于厦门中心市委领导。此时,泉州党的组织刚刚恢复城市教员支部和郊区农民支部,但都还不健全。此外,在安海党员中有2个汽车工人、4个教员、2个农民,青阳、石狮有4人,其中1个汽车工人,但还没有组建支部。厦门中心市委建立后,提出了自8月起至10月底止的3个月工作计划,要求泉州、安海加强城市工作的基础上,各发展党员3人,建立汽车支部1个,并各发展赤色工会会员15人;在农村方面,要求广泛发动秋收的斗争与抗债抗捐税的斗争,在斗争中发展党员15人,新建立健全支部3个,还要发展农会会员100人;同时要求派得力的党员到国民党军队里去开展士兵运动,3个月内泉属党组织要在国民党军队中建立士兵支部2个。

在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指导下,泉州特支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工作范围逐步扩大。粘文华、王村生为主负责泉州城区的工作,彭德清为主负责城外和近郊的农村工作。城区以工人、店员、学生为主要工作对象,并在驻军中开展兵运工作;城外农村以小学教员、医生、工匠为职业掩护,深入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农民上夜校,进行艰苦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

1931年11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为加强晋江、南安两县交界一带的工作,派张德秀到晋江、南安建立中共晋南临时特别支部,书记张德秀,组织朱汉膺,宣传蔡华西。临时特支设在安海大巷头黄埔军校学生王济弱家。特支利用王家的特殊条件,传递中心市委与特支的来往信件,接待来往人员,因此,王济弱家成了党的一个地下交通站。翌年4月,中心市委调中共泉州特支书记粘文华和共青团泉州特支书己彭德清到晋南工作,筹备建立中共晋南县委。6月,粘文华任中共晋南特支书记, 7月,彭德清接任,组织朱汉膺(前)、王济弱(后)、宣传蔡华西,委员颤湘。此时,晋南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到安海、东石、内坑、官桥、水头、岭兜、石井等地。拥有南安有莲河、岭兜、莲塘等3个支部,晋江有安海、砌坑、池店等6个支部。在晋南特支领导下,农民协会、赤色工会、学生反日会、妇女会和姐妹会纷纷成立,发展很快,反日会人数达600人,农会会员仅莲河一处就有150余人。同时,注意吸收进步青年加入团的组织,发展团员20余人,建立团支部6个。南安、同安、晋江等县交界处的工作也都十分活跃。

粘文华、彭德清调中共晋南特支工作后,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先后派邓乃元、曾隆生、黄会聪、沈玉泉(杨道平)等接任中共泉州特支书记,并多次派巡视员给予指导和帮助,使特支工作保持了连续性。1932年5月,在中心市委巡视员许依华(许侠夫)的帮助下,特支召开会议,决定“健全特支组织与建立特支经常工作”,“建立码头、店员、知识分子三个支部。在红五月中发展人力车支部”。

为进一步打开晋南边区的工作局面,1933年春,晋南特支在晋江内坑井上村举办了有20余名积极分子参加的短期训练班,讲授党在农村中的工作和党员的基本条件。7月,又在砌坑尤大斧家召开会议,研究召开晋南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秋,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唐言福和李德到南安岭兜内寮田茫村,主持召开中共晋南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晋南县委,书记黄国英,组委李德,宣委吴烟腾(吴梦超),委员蔡华西、颜期权、吴永乐、尤大斧。县委一成立,就注意加强对晋南游击区的领导,建立了梅岭、官桥、安海3个区委,分别由李德、尤大斧、颜期权任区委书记。翌年5月又增设南同边区委,由吴复基任书记。此时,中共晋南县委辖有晋江县境内的安海、砌坑、葛州长埔、白垵、欧厝和南安县境内的岭兜、莲河、莲塘等支部。中共晋南县委的建立,使晋江、南安、泉州和同安广大边界地区有了领导核心,有力地推动了晋南游击斗争的发展,形成了以梅岭、官桥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4年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余南到南安岭兜,召开中共晋南县委和中共泉州特支联席会议,传达厦门中心市委将泉州特支并入晋南县委的决定。会议选举产生新的中共晋南县委,书记黄国英,组织李德,宣传吴烟腾,委员王村生、李昭曹、吴永乐、吴复基、尤大斧。会议还决定,中共泉州特支所属的党组织改为晋南县委领导下的东北区委(也称泉州特别区委),书记王端仪。同年12月,中共晋南县委在岭兜石室岩召开会议,研究扩大游击区和加强党的领导问题,决定成立中共山边区委,其工作范围包括南安凤巢罗山、九溪、黄山、文斗、曾山至枫仔村和邻近同安的山边村。此时中共晋南县委辖有东北、安海、官桥、梅岭、山边、南同边6个区委。东北区委书记王端仪,辖泉州城区、城郊、池店、塘头园坂、林口、卢厝、石狮、永宁等支部;安海区委书记颜期权,辖安海支部;官桥区委书记尤大斧,辖砌坑、葛州长埔、白垵、欧厝等支部;梅岭区委书记李德,辖岭兜、莲河、莲塘等支区部;山边区委书记吴烟腾,辖新塘、文斗、枫仔林、下寮等支部;南同边(莲河)区委书记吴复基。

从晋南特支到晋南县委,都十分重视共青团的工作。至1934年7月,团晋南县委已辖有安海、官桥、山边、梅岭、南同边、东北6个团区委,对各部各区的领导也有很大转变,注意带领团员参加抗税抗捐以及反帝爱国斗争,形成了凡是有党支部的地方,就有团组织。党团组织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晋南游击斗争的发展。

责任编辑:雷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