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籍华侨抗日救亡团体
发布时间:2022-03-14 来源:中共泉州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七七事变后,海外华侨抗日救亡运动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众、时间之长、力量之强、影响之巨,都是空前的。分布在东南亚各地的泉籍华侨,广泛建立华侨抗日救亡团体,许多泉籍侨领都是救亡团体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他们的行动口号是:“组织华侨千百万,复兴民族一条心”。

早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和各行业公会就联合致电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要求“同心协力,共克危难”。各地华侨纷纷成立救国会。11月26日,全菲163华侨团体(包括91个救国会)的代表共3000人,在马尼拉举行全菲华侨救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通电中国国民政府要求立即以武力收复失地;并加强宣传日军侵华真相、抵制日货、筹募捐款、航空救国等一系列决议。会后成立菲律宾华侨救国联合会,推举曾廷泉(南安人)为主席,并出版宣传刊物《旗帜》。在新加坡、马来亚和印尼的华侨社团,都集会通电国民政府,要求奋起抗日。在越南西贡、堤岸,华侨组织了以颜子俊(永春人)为首的越南经济联合后援会。

1932年1月28日,第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得到华侨的全力支持,菲律宾除原有救国联合会外,又成立以李清泉为主席、许友超为副主席(均晋江人)的菲律宾华侨后援会和中国航空建设协会马尼拉分会。至1933年1月,菲律宾各地华侨已组织航空建设分会35处。同时,新加坡成立了以李俊承(永春人)为主席的救济上海伤兵难民筹赈委员会。

马来亚和印尼各埠也成立了救济上海伤兵难民筹赈委员会、华侨筹赈中国难民委员会、航空建设分会等组织。颜子俊等发起组织越南南圻抗日救国赈济会、越南抗日救国航空委员会、越南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

由宋庆龄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的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成立后,经高剑峰、郑显玉(均南安人),许立(许敬诚)、沈尔七、郑炎火(均晋江人)等人的筹备,于1936年初在马尼拉成立分会,各界华侨参加者达数百人。抗战全面爆发后,旅菲各华侨社团于7月16日联合组成“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由李清泉任主席,提出“策励侨众开展爱国运动,以人力物力援助政府抗敌御侮”的宗旨,并在各省、市设立分会。1938年菲律宾华侨劳动群众还组织了菲华最大团体之一的“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泉籍华侨施唤醒、沈福水、高剑峰、沈尔七曾先后出任该会秘书长,出任该会各部部长的泉籍华侨有王今生等近10人。在“劳联会”所属各劳工团体中,“菲律宾华侨店员救亡协会”规模最大,有15个分会,许敬诚、蔡振声、张国时(均晋江人)、尤鸿源(洛江人)都是该会主要领导。此外,各界还成立菲律宾华侨各青年文化团体联合会、全菲华侨学生联合会、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菲律宾分会等。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全菲先后成立的143个华侨抗日救国团体,绝大多数均由泉籍华侨出任主要领导人。

在新加坡各地,成立“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推选陈嘉庚为主席。继而马来亚也有10多个地方成立筹赈会。不少泉籍华侨在新、马各筹赈会中担任重要职务。李俊承曾任新加坡筹赈会第一副主席、代主席,侯西反(南安人)任新加坡筹赈会总务、新加坡抗日除奸团团长,先后与黄奕欢(南安人)、李铁民(永春人)出面筹组新加坡30多个筹赈分会。在马来亚任各地筹赈会正副主席的泉籍华侨有刘玉水、庄明理、黄庆昌、施东荣等。

1938年夏,印尼侨领庄西言和菲律宾侨领李清泉,联名写信给陈嘉庚,建议成立南洋华侨救亡斗争的最高组织,统一领导南洋各地救亡斗争,以克服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的缺陷,更好地团结东南亚各地的爱国华侨,建立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陈嘉庚十分赞同这一主张,并积极筹备各项工作。同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召开了成立大会,到会的有来自东南亚各地45个华侨团体共164名代表。大会选举陈嘉庚为“南侨总会”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为副主席,被选为“南侨总会”常务委员的泉籍华侨有侯西反、李光前、刘玉水、许生理、王泉笙、陈三多、陈国础,被选为执行委员的泉籍华侨有潘国渠、李俊承、黄奕欢、周献瑞、李铁民、叶泉、苏献怀、黄庆昌、黄超龙、黄周规、颜子俊等。大会决定在新加坡设立总办事处,负责日常公务,指导各地筹赈救亡工作。“南侨总会”的任务是:号召侨胞“各尽所能,各竭所力,增筹款项,推销公债,以救济中国抗战中之难民”;其宗旨是以人力、物力和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一报九世之深仇”。大会之后,各代表回到原侨居地,先后建立68个筹赈分会,在总会领导下,组织群众,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这些救亡团体,担负着筹赈、宣传和抵制日货及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等项重要任务。虽然工作艰苦,斗争复杂,但他们“系统整然,绝无互相摩擦或互相推诿之弊”。这些团体的领导机构及工作人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都“不受报酬,不辞劳疾”而轮流工作。这些团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团结了数百万侨胞,在海外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抗日救亡大军,成为推动祖国长期抗战的一支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黄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