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建立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
发布时间:2022-06-07 来源:中共泉州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福建省委对恢复建立福厦等城市党组织的工作极为重视。1945年2月28日,在南阳省委干部会议上,曾镜冰就在《目前我们的政治任务和整风任务》的报告中指出,闽南党组织要“建立福厦和连(江)罗(源)工作”。9月,省委和闽中特委指出,厦门是福建的重要城市和著名侨区,在沦陷后的7年时间里,党没有在那里活动。泉州中心县委必须抓紧在这一带恢复、建立和发展党的力量。根据这一指示,泉州中心县委决定把许集美、郑种植、施能鹤组成的挺进工作队的工作重心由安溪转向厦门。

挺进厦门之前,许集美、郑种植、施能鹤就在安溪与1941年1月开始负责集美学校党的领导工作的洪遂明接上关系。洪在内迁的集美学校曾培养一大批进步青年。这些青年有的成为中共党员,有的成为党的领导骨干。9月间建立中共福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简称集美高水)和福建省立水产职业学校(简称集美省水)支部,许新识任书记。两校由安溪县城迁回集美学村后,党员基本随迁返厦。曾任中共安溪新康支部书记的林文庆到集美后,在岭头发展林九娘等3人入党,建立岭头秘密交通站。经原官桥区委书记林伯祥介绍,许集美率挺进工作队先辗转来到海澄与朱义斌、黄竹禄、黄荣琨会合,寻找到了厦门沦陷后与林伯祥一道受聘在养正中学任教的共产党员蓝守仁。在林、蓝的联络下,挺进工作队从海澄进入厦门,与当时住在厦门励志里妙法林斋堂的吴学诚、胡冰夫妇接上关系。吴抗战胜利后回厦门,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胡是《星光日报》资料室主任。他俩认为,妙法林斋堂是党组织活动的好场所。平时除了信男信女来斋堂烧香拜佛外,很少有人到这里来,且四周群众关系较好。抗战初期曾经是党的活动据点,连尼姑都在党的教育下纷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因此,许集美决定把妙法林作为即将组建的中共厦门工委领导机关的所在地。

1945年冬,挺进工作队派施能鹤到曾厝垵省国立侨民第一师范学校开展活动,联络一批进步青年,吸收林金妙、蓝振德等4人入党,建立中共侨师支部,施能鹤任书记。后由林金妙接任,同时建立曾厝垵党的工作据点。

1946年1月,因抗战而内迁的集美学村各校全部迁回集美,洪遂明等共产党员、政治骨干也同时回到集美。此时正值全国掀起反内战、要和平、要民主的爱国运动,对集美学校的学生产生很大影响。他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领导学生参加国民党三青团竞选和集美高水全校的罢课斗争。竞选中,许新识当选为学校三青团副区队长,部分进步学生当选为分队长,控制了该校三青团的领导权,掌握了敌情。集美高水学校的部分学生因反对公共课教师的不法行为而罢课,得到全校学生热烈响应,校方企图以学生受“异党分子”煽动为由,开除带头罢课者。由于党组织审时度势,引导学生按“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继续斗争,迫使校方不得不由开明教师出面与学生谈判,经过一周的据理力争,校方终于接受学生的合理要求。

鉴于竞选和罢课对打击三青团和国民党地方当局,教育团结广大学生都起了积极作用,泉州中心县委为加强对学生运动的领导,决定建立中共集美学校工委。1946年2月,中共集美学校工委在集美学校正式成立,书记洪遂明、副书记许新识,下辖集美“高水”“省水”,男生和女生4个党支部,党员21人。校工委在厦门工委成立之前由泉州中心县委直接领导。

挺进工作队进入厦门后,还通过吴学诚、胡冰夫妇原有的工作基础,联络和发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和工农积极分子,邀请《中央日报》社、《星光日报》社的革命知识分子为进步青年和工农群众作时局演讲,揭露国民党政府的独裁、内战阴谋,提高群众的斗争觉悟。与此同时,分别创办了码头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和妇女夜校,使党的政治影响扩大到沿海岛屿和市郊乡村,在积极分子中发展了一批党员。

挺进工作队经过半年卓有成效的积极活动,考虑到恢复厦门一带党的核心组织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便报经中共闽中特委批准,于4月初在厦门励志路1号妙法林斋堂建立了隶属泉州中心县委领导的中共厦门工委,书记许集美、委员郑种植、施能鹤,下辖中共集美学校工委、侨师支部,有党员数十名。

中共厦门工委成立之际,正是国民党在美国海陆空军的帮助下,大举进攻东北人民武装,造成“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之时。国民党福建当局也借机重新制订了“清剿”计划,把福建划为2个“清剿区”。厦门是闽南和闽中的结合部,是国民党统治的一个重要中心,对共产党在厦门的活动的“清剿”将更加残酷。为使刚恢复建立的厦门各级党组织能够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泉州中心县委对这里的党员、党员干部和建党对象的培训特别重视,抓得很紧。

泉州中心县委成立厦门工委后在曾厝垵仓里社举办了一期为时7天的新党员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对象是省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和集美学校的林金妙、杨竹志等近10名党员。培训方法和内容主要是请泉州中心县委以及厦门工委领导成员作形势和任务报告、党章知识和党员修养讲解。最后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

接着厦门工委也在其机关所在地妙法林斋堂举办为期10天的党员干部训练班。主要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讨论制订厦门地区的工作计划。

这两次培训,都为从思想上巩固和发展刚刚恢复建立起来的厦门党组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泉州五一事件发生后,闽中特委于6月调许集美回泉整顿党的组织,中共厦门工委书记即由郑种植接任。此时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已经爆发,厦门城乡特务恐怖活动大大加剧。厦门工委坚决贯彻省委关于城市工作既要向学校发展,又要向农村散开的方针,教育党员、干部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应付突然事变的发生。

面对敌特的猖狂活动,厦门工委加紧了秘密据点的设立,派侨师党员林金妙、梁明富到高崎,分别以高崎小学教员、校长身份开展工作,于1947年2月建立泉厦交通站,站长林水芋。调施能鹤、郑秀宝,到城郊禾山塞上村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深入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建立禾山隐蔽据点及联络点。

1947年2月上旬,因叛徒出卖,厦门旗杆巷事件发生,吴学诚被国民党抓捕杀害。郑种植调回泉州中心县委,厦门党组织由傅维葵、叶振汉负责,坚持斗争。此后,中共厦门工委继续努力工作,先后建立了新闻、教育、学校、农村、工厂、妇女等7个党总支,党支部发展到30个,党员、干部达300多人,在市区和郊区建立了12个革命据点。集美学校的党组织也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壮大,其成员成长为金(门)南(安)同(安)工委、同安工委的领导骨干。

抗战胜利后,为打开白区工作的新局面,闽南党组织把开展厦门及其周围地区的工作,当作重大任务来抓。1946年8月,罗琳在同安中学恢复了校长、抗战初期党员李安水的组织关系,并通过李安水介绍特委派往厦门协助罗琳开展蒋管区工作的陈华,以及王新整、何家沛等数名党员到该校担任重要职务。他们以在校公开身份做掩护,开展党的工作。通过图书室购进大量进步书刊供师生阅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革命觉悟,很快地在师生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中共同安中学支部,书记陈华(兼),党员5人。后又发展成为总支,并以此为基地,积极筹建厦门市委。此时,罗琳、王新整派往厦门夏西第二中心小学任教的林岗,已在厦门市区开展工作并发展了一些党员。


责任编辑:黄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