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征”斗争的开展
发布时间:2022-09-12 来源:中共泉州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仅一年时间国民党反动派就在军事上屡遭惨败,有120万军队被歼灭;在经济上,财政危机日益严重,1947年的军费开支占总支出的59.8%,财政赤字289000亿元,到了崩溃的边缘。穷兵黩武的国民党政府为了把内战继续打下去,在其统治区内大肆进行征兵、征粮、征税,把战祸推到人民头上。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的征兵配额成倍上升。1947年为1.7万名,1948年上半年为3万名,下半年为1.7万名,11月又提前征集1949年度兵员2.8万名,共7.5万名。因此,群众性的反“三征”斗争,伴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而持续不断。泉州地区这一斗争是从软抗征逐步转变为武装抗征的,进而发展为广泛性的群众游击战争。

1947年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酝酿攻打安海和转战安南永德的同时,就组织了一个中心县委留守工作团,坚持地方工作。为了反抗国民党泉州当局的“三征”,工作团决定从反征兵入手,发动群众性的求生存斗争。他们运用群众自发组织的“独子会”“次子会”等形式,建立了“晋南惠同安五县壮丁大同盟”,并发表宣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强抽壮丁的罪恶。宣言指出:“出征壮丁,未能解甲归田,壮丁家属生活无靠。骨肉离散,家国破碎,至为悲惨。我们要向政府讨人,讨债。为抗战而死,死得光荣,为内战而死,死不甘心”。宣言警告:“反动分子如果不识好歹,甘与人民为敌,决心以最严厉手段对付,决不姑息”。宣言号召:“于今被压迫的壮丁,我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同盟,共同奋斗”,中心县委还以“大同盟”名义把宣言主要内容印成传单、标语,在各村张贴散发,各地群众纷纷响应,积极加盟。晋江县康乐、沙塘的盟员达近千人,仅英墩村就近200人,占该村总人口的1/5,有些地方采取集体立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反抽丁”的誓言,制定盟约。抽丁期一到,青壮年就白天一起干活,晚上一块“看山”“守更”,随时随地都可集体反抗反动政府抓丁;有的地方则采取“抗”“跑”“抢”“赖”等软抗征方式,对付国民党政府的“三征”队;有的乡村,男女老少齐发动,逢见征兵队走近村庄,便自觉大声呼喊报信,敌人未进村,征集对象早已躲开。

晋江灵山区英墩支部还通过“大同盟”实行“组织群众,集体行动,敌人来村,集体逃避,有人被抓,协力抢出”的抗征办法,每次都取得胜利。沿海侨区,为了防匪盗,各村均有“看护队”“巡逻队”“看更队”等,所在的党组织或“大同盟”都把这些看家护院的自卫武装组织起来,组成护乡自卫队进行抗征活动。如果壮丁不幸被抓,就依靠武装抢回来。晋江灵山区工委组织武装群众50多人,攻进乡公所,抢出12名壮丁。塘东党支部采取“敌兵来少就打,来多就跑”的办法,在2年中保护了100多名村民免受替国民党反动派当兵打仗之苦。中心县委还开列100多个替国民党政府抽丁的乡、镇、保长和地方绅士名单,分别发给警告信,要他们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否则将受到人民的严惩。同时组织武工队出动,镇压为非作歹的反动乡镇保长和地头蛇,坚决拔掉敌人安插在农村基层的坐探和钉子,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随着群众性反“三征”斗争的深入,泉州中心县委和各县、区工委都注意组建群众武装,把建立发展隐蔽基地与同反“三征”为主的求生存斗争结合起来,率武工队深入各基点村,进一步发展“五县壮丁大同盟”组织,同心协力反抗抽丁,使国民党地方当局的“三征”计划一再落空。因此,他们豢养的军警地保合一的征缉队时时刻刻都在图谋报复。1948年5月22日,中共南同边区区委书记陈火把在石井院前村布置反“三征”工作时,不幸被捕,在狱中他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并向难友宣传革命道理,准备依托内外配合越狱。敌人给他扣上2副手铐,派几十名敌兵和2挺机枪严加防范。9月17日,敌人把他押至南安水头镇鸡笼山下杀害。同年10月25日夜,中共官桥区委在仙枝村研究组织建立游击武装,配合反“三征”斗争,被敌包围,与敌人战斗一夜,突围后,宣传委员郑成竹不幸负伤,敌人顺血迹找到他表兄家,他顽强地与敌人战斗,把80多发子弹全都打光,最后壮烈牺牲。

1949年3月张尚楚会合吴序阳、吴秀琼带领武工队50多人,先后攻打南安玲苏、象峰两个乡公所,缴获长短枪46支和一批弹药,烧毁户籍钱粮账册,给了敌人以有力的回击。在那段时间,泉州中心县委有领导、有组织地发动群众武装镇压反动骨干达80多人,其中晋江县40多人,南安县30多人,群众性武装抗“三征”的斗争形成高潮。1949年春,晋南永洪河区委率武工队和前安群众武装包围下乡抓丁的国民党军2个班,救回被抓壮丁;4月,许昔丛带领晋江东石游击队和武装群众27人,奔袭驻东石水上警察队,毙敌2人,俘虏2人,缴获机枪1挺及一些枪弹;金南同工委率同安游击队,化装渡海,配合大嶝岛武装群众30余人,攻打乡公所,缴获步枪5支,没收户籍册和田赋册;5月,运伙区工委率科任埔宅、清沟、坑边、吕宅等村30余名武工队员,击毙科任守敌1人,俘虏20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20多支;晋江县工委率运伙区游击队及金井附近村庄的武装群众130人,攻打金井镇公所,激战1天,击毙镇长,俘虏20人,缴获长短枪17支、电话机1部;金南同县工委指挥同安县及南同边区群众2000余人围攻前坂、莲河、霞浯东园盐警区队7天7夜,威迫敌人谈判,达成协议,使这一地区游击队畅通无阻;晋南同县工委张尚楚率武工队30余人,攻打梅溪(今磁灶)镇公所,俘虏7人;朱义斌、傅维葵率游击队,组织内坑、后山、宅内、上岭、前山下黄、章慕、霞美、大埔、前安等群众武装500余人,攻下晋江县苏垵粮仓,夺粮5万多公斤;安海郊区工委许礼尚、吴碧玉率武装群众500余人,攻打南安大盈乡砖仔埕的粮仓,得粮5万多公斤。

1949年6月,晋南永县工委率武装民兵300多人,开赴晋北,先后攻打清算马甲、上尾楼地霸“晋北剿共联防处”便衣队,缴获长短枪15支、物资一批。随后在仙公山寺庙镇压惠安田船便衣侦探数人,下旬分兵两路攻占大罗溪乡公所,缴获步枪100支、炸药几百公斤。永春林祖国、吴金庆、黄起寮率队攻打湖洋军用粮仓,把几万公斤稻谷分给群众。

活跃在安溪龙门一带的党组织,依照闽南地委的指示,领导群众开展反“三征”也相当出色。1946年10月,安溪县长王道纯查实龙门镇积欠应征钱粮全县最多,便亲自到龙门坐镇督征,几天间抓了数百名百姓,仍然所获无几,难于收场,恼羞成怒,便用鞋子打了镇长林文芳一嘴巴,不了了之。1947年1月,安溪县兵役股率一批军警窜到龙门,命令镇长立即召集保甲长会议。因无法落实壮丁征款,将70多名正副保甲长,统统捆绑押送县城,镇长被关进监狱,余者押送新兵接待处,剃光头,准备充当壮丁上送。安南同党组织利用安溪国民党与三青团的矛盾,及时通过三青团上层人士加以干预,引起敌人内部大吵大闹,相持不下,只好来个“限期完成征兵任务”,将这批大部分是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保甲长全部释放。

龙门镇的党组织还利用该镇12个保中有8个保受地下党控制,镇长是党的领导骨干的有利条件,引导群众采取“一拖二缓三减免”的软抗方式,巧妙地把户口拆换,分户化名,多子变独子,而国民党政府规定独子不当兵,使斗争合法化。县抽丁官员一到,保甲长随即通风报信,使其扑空。还千方百计地放跑壮丁,致使县兵役股在龙门小学闹出抓学生充当壮丁的丑闻,引起全县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干预。

由于群众反“三征”斗争不平衡,有的乡、镇、保的反动势力乘机敲诈勒索,贫穷农户被折腾得家破人亡,有些青年不惜生命顽强拼斗,有的只好远离他乡,有的则甘愿自残,以反抗国民党征兵。

为了保护人民,就得狠狠打击敌人。1947年12月10日林水芸、白佑启等中共安南同县工委领导,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处决了外出追收国教基本粮的桂瑶保国民党区分部书记。泉厦临工委建立后,群众性武装抗征进一步形成高潮。1948年12月,安南同临工委武工队副队长林土墙率队清算东田乡沙溪村地霸陈植坚,缴获物资一批,陈植坚逃遁后,再也不敢回村。同月翔云区工委武工队奔袭东田乡岵山,鼓舞了群众的斗志。边远山区的群众也自觉地拿起武器组织起来同乡保长斗。翌年1月,安南同临工委组织武工队消灭了翔云福庭保长卓荣达的“防共巡逻队”,缴获长短枪20多支,组建了一支40多人的抗征队,并以福庭为中心形成翔云的游击根据地。安溪目场也组织武装抗征队伍50多人,实行全村百分之百抗“三征”。长坑、玉湖、蓝田、崇新、龙涓和同安梧峰、瓷前均相继组织抗征队。同安还做通半岭土匪的工作,支持反“三征”,保证地下党和抗征队过境人员的安全。

1949年1月,安南同临工委梁新民率翔云区工委清算了翔云乡公所会计王秋金,缴获短枪2支;2月3日袭击翔云圩邮政所,缴获大批被扣压的进步书刊。3月间,长坑、崇新两个片区,村村成立抗征队,斗争全面展开。安漳华、安华泰解放委员会成立后,反“三征”即成为党领导下的公开武装斗争。4月初国民党安溪县田粮处主任带领七八十名警察在蓝田强征田粮,抗征队把主任看管起来,那些警察慑于抗征队人多势壮,只好灰溜溜地撤回县城。同月,国民党省保安第二团打起第三二五师的旗号,招募兵丁。翔云乡反动乡长与退役保安团少校营长互相勾结,搜罗兵员,横行无忌。中共安南同临工委领导派安南同游击队汇合翔云区、东田乡武工队和群众武装200余人枪,于4月26日攻打翔云乡公所,激战2天1夜,缴获长短枪30支,毙俘敌10多人,尔后进击福庭,全歼福庭反动武装。第二天,游击队一举攻占龙门镇,收缴长短枪500多支、子弹万余发、军用物资一批、粮食3万公斤。随后由安南同县工委和边区军事委员会组成攻打官桥前敌指挥部,5月3日率领游击大队和抗征队500多人,攻打官桥镇公所,与县自卫队和镇警镇兵120多人激战1天。4日三洋、崇新抗征队300多人赶至官桥参战,相持3昼夜。最后,由于游击队实施军事强攻和政治攻心,敌兵无心作战,又遭游击队火力封锁和杨天拱等6位敢死队员的攻击,只好于5月6日竖白旗投降。这次战斗计俘敌120多人,缴获机枪1挺、长枪90余支、短枪10余支、子弹万余发、手榴弹200多枚、粮食约8万公斤。国民党安溪县自卫大队刘智勇中队60余人增援官桥,被击溃后,在白沙亭与游击队派往蓬莱取弹药的许文喜、许邦基、林玉金、曾自强、梁长智相遇,双方展开战斗,5位游击队员终因敌众我寡壮烈牺牲。

泉州党组织领导的群众性武装反抗国民党政府征兵、征粮、征税斗争,大大削弱了国民党的农村基层政权。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武装了自己,破仓分粮几百万公斤,发展群众武装近4万人,组建闽中、闽西南两支革命武装队伍5000余人枪,为推翻国民党在泉州地区的统治,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泉州全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经济的、政治的斗争,群众得到实惠和锻炼,才能更加积极地参加和支援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才能成为真正的群众性的人民战争。


责任编辑:吴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