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委党校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3-12-13 来源:南安市委党校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南安市委党校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学习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把理论宣讲作为重要载体,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路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坚持重心下移,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安市委党校精心组织谋划,坚持把“学思想”放在第一位,以理论宣讲为载体,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传宣讲,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主讲”,邀请校外专家进门“送讲”,发挥校内宣讲团优势出门“巡讲”,做好泉州(南安)党员教育基地阵地“精讲”,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宣讲矩阵,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等一线基层,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阐释,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面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共宣讲相关主题11场,受众近1800人次,泉州(南安)党员教育基地接待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近5000人次。

坚持深化调研,有力促进科学决策质量提高。一是在深入调研上下功夫,进一步调以务实身入心至。南安市委党校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立足小切口”提升选题准度,“上下而求索”挖掘调查深度,“着眼解难题”提高研究精度,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实效。坚持从解决群众难点痛点堵点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通过领导挂钩调研、教师常态调研、学员参与调研等方式,综合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法,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下田入地听民声民意,在基层一线找问题、集智慧、谋方法,通过细致调查研究推出有针对性政策举措,力求每一篇调研报告都有实打实的实例、数据做支撑,每一项决策都有“泥土味”“烟火气”,做实做深做细调研的“后半篇文章”,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持续丰富发展“四下基层”工作机制。二是在转化运用上下功夫,进一步研以致用推动发展。坚持把调研结果从“纸上”落到“地上”,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让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转化为推动南安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来,我校2个调研课题获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校院研究基地2022年度项目优秀成果结项,6篇论文在南安撤县建市30周年“践行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在第43、44期科级班课程设计中分别为学员设置了4个专题调研课题,已形成4份调研报告,课题调研成果获得市委书记张桂森肯定性批示。同时,积极发挥《南安党校》作用,刊发课题调研成果供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参阅,进一步发挥党校决策咨询作用,2023年以来共刊发课题调研成果3篇。

坚持群众路线,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为群众办实事、为地方谋发展是“四下基层”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南安市委党校以党建为引领,以“复兴少年宫金街教学点”为平台,以民生项目为抓手,持续放大党建共建在教育、基层治理中的聚合效应,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通过送课到社区到学校,安装节能路灯等方式,帮助辖区内少年儿童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综合素质,解决亮化工程不完善的难点问题,为党员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二是用好文化润人“金钥匙”。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南安市委党校瞄准群众对非遗传承和乡土文化的需求,校领导带队组织调研组前往石井镇岑兜村调研座谈、现场观摩高甲戏主题户外博物馆,认真听取岑兜高甲戏发展情况介绍,并给予发展规划指导和建设资金支持,用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加群众参与乡村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治理,构建和谐文明乡村。

责任编辑: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