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安市委党校为常态化加强党员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校理论宣讲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抽调部分政治过硬、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组成“理论轻骑兵”宣讲队伍,创新开展“理论轻骑兵 送课下基层”活动,多渠道加大宣讲力度,赋能南安新发展。
“流动党课”点亮红色初心
流动党课“支个摊,发发传单”“照着讲稿念一念”……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是群众对流动党课的传统印象。如何破解这一僵局,“轻骑兵”宣讲小分队积极谋划,依托泉州(南安)党员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将教育基地展馆内的历史资料——岭兜“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革命斗争故事、革命先辈、红色家书、相关照片、宣传材料等制作成宣讲展板,积极开展“流动党课”进基层宣讲活动,将展馆内容“搬”进农村(社区)、中小学、工厂等基层一线,“搬”到广大党员、群众、学生身边。同时,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特点,创新分类分众的宣讲形式,即开展对象化、点单式宣讲。走进中学生校园,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走进村(社区),采取“闽南方言”讲解;走进车间工厂,则采取“互动式”引导……用接“地气”的语言,冒“热气”的理论,增“活力”的金句,让群众党员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活跃现场气氛,赢得掌声阵阵。通过一场场“行走的党课”,点亮红色初心,凝聚起党员群众的奋进力量。截至目前,流动党课共进行30余场宣讲,受众人数6000多人,受到群众的热捧。
“主题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台上人照本宣科、台下人漫不经心”……怎样打破宣讲“魔咒”,教育者先接受教育,宣讲小分队先强基赋能。理论轻骑兵们先集中备课“提高”,后分赴基层一线宣讲“辅导”。轻骑兵们牢固树立“一盘棋”系统思维,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宣讲主要内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深入研讨交流,紧密结合南安发展实际,认真撰写宣讲提纲,反复修改打磨,多次集体备课,潜心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精品课7个、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课题5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课6个。充分发挥理论轻骑兵作用,运用专题课、一刻钟微党课等形式开展宣传宣讲,讲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准本土特色专题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进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一线基层,确保宣讲对象全覆盖,将“高大上”的理论变得有“烟火气”。近年来,共开展各类宣传宣讲近200场次,受众10000余人。
“微党课”见微知著润人心
10分钟、15分钟能做什么?党校理论轻骑兵能用这样一段“微”时光,讲一堂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的微型党课。轻骑兵队伍利用“党课开讲啦”这一载体,充分发挥课堂“小快灵”“精准实”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根据基层群众需要,量身定制宣讲菜单,深挖本土红色资源,精心组织拍摄《忆峥嵘岁月 悟青春担当》等专题微视频党课,利用新媒体平台,延伸党课宣讲供给链。同时,开设15分钟“先锋说”微课堂,利用碎片化时间,深入乡镇、农村的田间地头、社区服务中心等地方开展宣讲,一改过去从头到尾作报告的模式,运用“花样百变”的灵活方式,推动党课宣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更有实效,助推党员学习更加鲜活、更加走心、更接地气。
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党校“理论轻骑兵”一路走,一路传经送典,传播党的好声音。一场宣讲,有根有魂;一路宣讲,春风化雨。理论宣讲活动还在继续,队员们还将启程奔赴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