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委党校“三个突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南安市委党校

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南安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抓好干部培训等“规定动作”基础上,依托泉州(南安)党员教育基地创新“自选动作”,切实推动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突出“内功+外力”作用,提高党纪学习教育质量。围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学习调研和专题备课,主动对接现场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着力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内外兼修”。一是夯实理论,增强本领。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市委党校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立足职能优势,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干部教职工逐字逐句研读原文,开展研讨交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先学深学的示范者、带动者、执行者。二是苦练内功,打磨精品。成立课题组,组织教师深入调研,查阅历史文献,发挥集体备课优势,从理论维度与现实维度精心打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拒腐蚀将军叶飞廉洁二三事》等专题课,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做好课程储备。三是善借外力,融入活动。积极探寻红色教育基地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把基地党纪学习教育“嵌入”专题宣讲、培训课程、党日活动中。上半年来,南安市“理响武荣”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入党月”集中培训班、党员“入党月”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示范班、“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等活动陆续在基地开展,推进党员干部党性锤炼见行见效、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突出“线上+线下”覆盖,拓宽党纪学习教育空间。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和泉州革命斗争史展馆为依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党史学习教育,极力延伸教育空间。一是开发鲜活教材。根据基地展陈的内容,组织编写《李刚》《吴天亮》《许运火》《黄金百两借还记》等关于泉州红色廉洁故事以及制作党风廉政建设的微视频、微党课,为群众理论需求增添新动力,为基地宣讲注入新活力。二是开通网上展馆。与泉州晚报社联合制作泉州(南安)党员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开展线上VR云教育,方便广大党员、市民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终端直接浏览体验,随时随地在线学党史学党纪,足不出户“云逛展”,身临其境接受党性教育,有效扩大学习教育的覆盖面。三是开设“流动党课”。在做好泉州(南安)党员教育基地日常接团讲解任务外,积极“走出去”,组织深入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开展“流动党课”进基层宣讲,采用“展览+讲解”方式,运用基地文物图片和历史资料,讲好红色故事,把党史党纪根植到广大党员、群众、学生的心中。上半年来,已开展宣讲活动11场次,受众达1500多人次。

突出“流动+联动”交织,延伸党纪学习教育广度。以“流动党课”为抓手,完善市镇二级党校联动机制,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快速高效直达基层。一是强化师资协同。加强乡镇党校培训指导,明确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学必训的重要内容。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基层开展党纪宣讲学习,推动优质课程共享,为乡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二是打造特色讲堂。针对农村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打造党纪学习、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等特色讲堂,坚持“理论+事例”,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用身边事阐释大道理,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内容“对胃口”“易消化”。三是织密宣讲网络。发挥市委党校“主体”作用,加强“流动党课”和乡镇党校分工合作,构建覆盖全市26个乡镇(街道)的宣讲网络,把党纪学习教育送到农村党员“家门口”。以送课进村为主,利用现场教学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创新宣讲形式。同时,在“流动党课”基础上,指导各乡镇党校立足实际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