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针对性实效性,泉州市文博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各场馆及点位,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推出多项暖心服务,泉州市博物馆、府文庙、天后宫、南外宗正司遗址陈列馆在法定节假日均已实施延时开放至19:00。一系列活动和举措促进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文旅事业注入了新活力,有效推动世遗泉州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
各世遗点人头攒动、游客如织,泉州府文庙在国庆期间出圈出彩,共接待游客12.90万人次,同比增长62.0%。在泉州府文庙广场火热开摆的来泉撞大云——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文创市集活动以“吃、喝、创、玩、乐、赏”为形式,吸引众多游客参与。10月4日,《新闻联播》栏目“文化中国行”聚焦文庙,宣传泉州古城航拍美景和烟火气,时长11秒;10月5日,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直播报道《世遗点遍布古城 游客感受历史气息》,时长4分24秒;新闻频道《新闻30分》栏目播出《古城古街古味道 好吃好玩好景致》,时长20秒,累计阅读量超1亿次。
在泉州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举办的“国庆同台乐融融”主题活动,以市集互动体验、闽南非遗表演,德济门书市、光影秀等形式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泉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发展。在威远楼举办的第32届“威远楼之夏”戏剧节彰显“闽南戏窝子”风采,地方戏曲和民间歌舞艺术轮番上演、好戏连连;“四相簪花会”情景互动项目则以“四相簪花”典故为背景,在韩琦出生地边的威远楼开展,增强游客在泉州古城旅游的互动体验感。泉州市博物馆里迎来了五湖四海共计六万五千多名观众,场馆内节日氛围浓厚。推出有原创主题临展,让观众通过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山水人物纹瓷器,领略祖国的大美河山及人文荟萃。有近百名少年儿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研学活动,传感悟红色精神;通过主题社教活动,了解闽南文化,诉说着对祖国、对家乡爱的心声,在金秋时节,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红“柿”满枝头。
国庆期间,各文博场馆、各遗产点多重暖心服务让游客能够及时得到便利,多场次公益讲解服务,为观众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讲解服务选择,10月6日,《福建日报》头版刊发《“把洛阳桥的故事讲给八方游客听”》一文就将镜头对准志愿讲解队伍。“奉茶”这一闽南传统服务,让闽南待客之情不仅停留舌尖,更留存心间。各类文创让文物“活”起来,各类互动体验,让游客置身其中发现文物之美,享受时空交汇的乐趣。
在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阵地优势,积极与社会各界联动,展现世遗泉州的深厚底蕴,让更多人深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文化遗产的使命,共同推动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