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实施“三个一”行动 打造南安特色现场教学品牌
发布时间:2024-12-17 来源:南安市委党校

近年来,南安市梳理整合现场教学资源并进一步打造提升和开发运用,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定位为导向,大力实施“三个一”行动,目前已建立“循足迹 悟思想+党性教育+特色文化+科技创新+非公企业党建”等五大类的现场教学点,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现场教学基地矩阵,推动南安市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提升。

一、立足全域布局,打造一批现场教学点

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二课堂”,是对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南安市高度重视本土培训资源开发和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发挥域内现场教学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的优势,组织教研人员50余人次,深入全市26个乡镇(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充分挖掘南安红色革命文化、华侨精神、民营经济、非公企业党建等方面本土特色资源,将全市现场教学资源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循足迹 悟思想”类。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5次到南安考察调研及给梅山镇新蓝村回信精神,对南安的发展思路问题,作出了深刻思考并进行深入扎实的调研与具体指导,为南安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南安市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来南足迹点的现场教学资源开发,扎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其中,包括两条现场教学线路,一是梅山鼎城村、万祥兴果林场、洪濑金鹿集团、康美雪峰寺、水头蟠龙开发区、石井郑成功纪念馆线路;二是水头镇南益党建馆线路。二是“党性教育”类。南安市是闽南地区著名的革命老区,出现过叶飞、李刚等多名革命烈士,是红色精神的承载地,开发优化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旨在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擦亮红色名片,力争让南安大地的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其中,包括泉州(南安)党员教育基地、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国上将叶飞故居、红色山城安南永德革命斗争史纪念馆等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点。三是“特色文化”类。南安市是历史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其中,包括“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日山祈风石刻、安平桥(五里桥)、蔡氏古民居、明英苑、孔泉书院等现场教学点。四是“科技创新”类。南安市围绕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日用轻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优化升级,认真挖掘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做法,打造出南安市“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其中,包括九牧集团、南翼国家高新区、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等现场教学点。五是“非公企业党建”类。南安市以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亮点突出的非公企业党建实训基地为重点,精心选点培育,全面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其中,包括南益党建馆等现场教学点。

二、突出本地特色,开发一套教学方案

一是挖掘理论富矿,优化课程开发。南安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视察调研南安的理论富矿和精神财富,着力完善“三个一”教学体系(一条现场教学线路、一场主题研讨、一堂党课),精心打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五次到南安调研指示和回信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六到南益视察调研的指示和贺信精神》等2门专题课程,打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五到南安和六到南益视察调研的现场教学线路和现场教学点,进一步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思想系列课程,引导学员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发挥地域优势,开发特色专题。紧扣各现场教学点主题定位和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基础建设、抓深内涵挖掘、抓实专题开发,打造具有南安本土特色、较高质量的现场教学点,让干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如围绕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日用轻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优化升级,认真挖掘典型案例,打造出南安市“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代表——水暖厨卫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九牧集团”等特色资源在全市现场教学建设中具有独特性、针对性,能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现场学习、观摩和讨论,为南安市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标杆城市、新型城镇化县域样板提供有力支撑。如建设“全国首家非公企业党支部——南益集团”现场教学点,能为该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富有时代特征的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与民营企业发展紧密融合的改革创新提供启发、参考和借鉴,答好新形势下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课题。三是突出实践体验,创新教学方法。南安市在现场教学中突出直观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探索建立了“学前思、看中感、议中悟、试中获”四步教学法。“学前思”组织现场教学前提前发放学习资料,让学员在“预学”基础上,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进现场,强化示范点的教学功能。“看中感”即围绕“三看两听”开展教学活动,看实景、看展览、看影像,听专题辅导、系统学习,听现场讲解、答疑解惑,让学员在边看边听中感受感知。“议中悟”将现场教学与落实上级政策相结合,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开展专题式、互动式研讨。“试中获”即设置现场体验区,通过模拟情景体验、动手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员在“现身试”中有新收获。

三、聚力师资建设,锻造一支名师队伍

一是优选高水平教师队伍。综合运用公开征集、个人自荐、定向邀约等方式,择优选择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高、教学水准高的“三高”人选,分类型、分专长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干部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优选专业化讲解队伍。采取“实践者变身讲解者”的方法,注重挖掘本地的“田秀才”“土专家”,将在一线工作的党员干部吸纳到现场教学中来,结合实际工作现场授课,增强教学实际效果。目前南安市级以上师资库有43人,乡镇党校师资库有119人。三是优选常态化宣讲队伍。组建红色宣讲团,深入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地开展流动党课,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引导作用,用好南安革命老区丰厚的红色资源,让南安的光荣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传得更远更响,赓续好红色血脉,汇聚磅礴红色力量,有效扩大党性教育的效果和覆盖面。今年来,共开展流动党课宣讲117场次,受众近21000人次。


责任编辑:钮琦